決定堅決的耍任性一番;6點多的鬧鐘,帶上我的最寒冷裝備出門,先寄放行李、吃早餐,我將搭車北上,回到我昨天搭車南下的金澤。
抱著就算沒有下雪,也會有雪景兼六園的堅決信念,出發。
原來的平凡,經過一晚的狂雪裝飾,彥根車站也跟著美艷不少。
彥根車站東口的火車展示,昨天因天色暗黑 ,就沒拍照,今天再加上雪的點綴,美麗加分。
鐵軌都被白雪淹沒了。
彥根城我們下午見。
等待列車的同時,剛好可以多拍些雪景。
真的很佩服日本少女的功力,這種天,依舊要美美的上學。
在米原站轉乘特急列車至金澤車站,空空無人中。
複雜的電線與支架,在白雪的給力包裝下,畫面變得簡單、柔和、舒服起來。
帶了瓶溫咖啡,與伴遊書,及查票之後的戴上耳塞耳機,還有想著我的24秒短片之段落分配。
一啟動,白雪又緩緩地開始飄落。
沿路上,幾乎都是雪白一片,看來要達成任務是沒問題的。
就不知道這傢伙,是啥功能? 我是認為,應該是剷雪用的。
快抵達金澤車站時,我已經在門口就定位了;一靠站、停車,便立即的下車,熟門熟路地拿著Pass卷,快步的過檢查口,往公車站排隊去。
這次,我記得抽取號碼單了。
(下車時,對照號碼單上的號碼(1),再比照公車前方號碼(1),下方的金額,就是下車要投的錢了。)
在兼六園口下車,等待過馬路時,相機早就已經在手上開工了。
加了白雪的石川門。
即將興奮的開始,兼六園我們更近了。
(明明昨天在這混了半個下午,堅持不進去的怪傢伙。)
以下照片,不囉嗦,全都放到最大呈現,精彩指數要讓它破表。
桂坂口,兼六園離琴柱燈籠最近的入口,為何我可以如此肯定,並鎖定由這進入兼六園;
ㄚ就,都來過兩次了,還不熟嗎 !
ㄚ就,都來過兩次了,還不熟嗎 !
趕緊買票進入$300円,並會詢問打從哪來?
別亂想,是要給說明簡介啦。
還有,門票要收好,有可能會再使用到。
還有,門票要收好,有可能會再使用到。
地上很濕滑,我走的是更小心了,不過速度不減。
於這裡,內心的激昂、澎湃,當然還有喜悅,是正飄著雪的兼六園之琴柱燈籠耶 !
光是這個景,就拍了10幾20張,沒騙人就這麼誇張。
加了閃光燈,果然就拍的出雪的蹤跡。
(閃光燈的強度必須調弱喔)
因為唐崎松的珍貴,必須架設"雪吊",避免積雪壓壞了松樹;每年秋天就會架設完畢,等待寒冬的到來。
鏡頭又繞回琴柱燈籠。
當下,我都忘了是有帶傘的,雪,它淋得我是痛快的舒暢。
因為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,也就沒走遠了。
就衝著它而來的,當然是又拍不同角度的琴柱燈籠啦 !
記得以前就提過了,兼六園裡,各式石燈籠多的是。
我在因下雪的兼六園,喜悅著,工作人員卻是因下雪的兼六園,辛苦忙碌著;一個地方,兩種極端的心情,這就是人生。
也必須向他們說聲 : 辛苦了,謝謝你們。
一大早的趕車奔波,早已被美景融化,疲累忘了一乾二淨。
連在眺望台看出去的眺望,都覺得美。
不好意思喔,不小心就拍到妳們了,不能將照片送給妳們,可惜了。
也找人幫我與琴柱燈籠拍合照,這是該怪自己站太開,還是I Phone太小隻,還是............;
我看無解囉 !
我看無解囉 !
我自拍,還比較好咧。
該是往瓢池前去,也是我要離去,設定會經過走的路線。
再拍拍琴柱燈籠。
看到左下的冰淇淋嗎 ! 昨天下午就有個白癡,硬是要窩在那,等下雪,哈哈哈,當下怎麼有那麼蠢的行為。
進瓢池記得秀出門票。
進瓢池記得秀出門票。
再見,石川門 ! 你今天比較美喔。
商家在自家門前堆疊的雪雕。
椅子都變成冰椅了。
有一種冷冽的凍結美,是我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的感想。
夕顏亭,有提供茶飲與和果子販賣;今天是被時間追著跑的,當然就經過就好。
瓢池。還是喜歡五顏六色的瓢池,繽紛美麗,在秋季。
海石塔,高4.1m,共有六層;由來有二,一說是三代藩主利常所建,是將金澤城庭園中的13層石塔的一部分遷移過來;另一說法是,出兵朝鮮時,由加藤清正帶回,後來豐臣秀吉將之贈送給前田利家。
走過瓢池,由真弓坂口出兼六園。
石浦神社。
兼六園真弓坂口,入口處。
下雪的金澤街景。
心中一開始就設定的回程公車搭車站(回金澤車站)。因為從這往金澤車站的公車,就沒路可以多繞了,我厲害吧 !
其實是想多逛逛瓢池啦。
會很任性的北上金澤,花來回6小時的時間,就是有JR-WEST RAIL PASS(北陸、關西),做我的後盾,才敢衝來衝去的。
回程的路上,風雪已漸漸平歇了。
繁忙緊湊的旅途,也是要找時機,讓自己休憩片刻,才可以繼續衝衝衝。
有一個地方,可以讓人深深著迷,連續3次去日本,一定將它放進行程裡;春、秋、冬季的旅遊回憶,滿滿的幸福收藏,有機會我還是會再回來的,謝謝北陸金澤低調又精彩的風采萬千。
加附我的精彩回顧
2014秋金澤兼六園 :
http://peipeng01232.blogspot.tw/2014/12/7-1.html
2015春金澤兼六園 :
http://peipeng01232.blogspot.tw/2015/04/142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